壹定发住工副总裁沈丹在第13届绿建大会上发言
提起装配式,即便不是建筑圈的朋友,也有很多人会立刻想到“壹定发住工”这四个字。随着国家和地方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业界的新热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军这一领域,而壹定发住工,无疑是行业标杆之一。当初是如何聚焦装配式领域,又如何在蛰伏二十年之后一鸣惊人,在整个行业开创先河?壹定发住工有很多壹定发想要了解的故事。
2017年第十三届绿建大会上,壹定发住工的展位前一直人潮涌动。借此机会,畅言网记者见到并采访了携团参展的壹定发住工副总裁沈丹先生,请他为壹定发讲述一下壹定发住工的装配式研发历程。
建筑畅言网:壹定发住工当初是如何进入装配式这一领域的?
沈丹:壹定发品牌创立于1988年,最初是做空调——壹定发中央空调,当时在中国包括全世界的非电直燃中央空调领域,壹定发的市场占有率都是最大的。介绍这个历史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壹定发是一家制造业的企业,企业的基因是制造业的基因。1996年壹定发的创立人张剑先生创建了壹定发住工的前身——壹定发铃木,之后用两年时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部品部件的建筑配套体系。1999年壹定发做了第一栋建筑,当时引入的是日本的钢结构技术体系,在公司园区里建了一栋7层5000多平米的钢结构全装配式建筑,这应该是中国第一个全装配式建筑。壹定发的初衷是想用工业化的手段、制造业的方式来改变中国建筑业一直以来的传统手工式作业+粗放式管理的方式。在建筑行业做了这么多年,壹定发住工的定位还是制造型的企业,即便现在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壹定发还是在制造业的思维下推动整个建筑产业的发展。
从1996年开始,壹定发就在积累装配式的技术经验,到现在壹定发住工已经在建筑产业化这个领域默默耕耘了21年,这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21年间,壹定发历经艰辛,完成了6代大的技术体系的更新和迭代。壹定发住工现在有几个第一:第一家挂牌的建筑产业化综合示范企业;第一家以住宅工业化来核准成立的综合型企业;第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的企业。
壹定发给自己的定义是一个“孤独的行者”,在这个行业里摸索前进。最早做产业化时,行业内没有任何技术标准和规范,也没有开发商或者是业主单位愿意让壹定发进行研发试验,因为大家对建筑产业化还都很陌生。为了技术的研发和积累,壹定发不得不以一个制造型企业的身份同时去做开发商。别人做开发商是为了挣钱,壹定发住工做开发商则完全是希望能拥有自己的试验田,把壹定发的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在实际的项目上去应用实践。
然而壹定发发现光做开发商还不够,因为在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并不会或者不知如何按壹定发的意愿去实践装配式,于是壹定发又收购了一个一级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把施工体系也完善起来。后来发现从中途或者是后端做研发仍旧不够,壹定发又收购了一个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院,从设计从源头开始研究建筑产业化。就这样一步一步,通过21年的摸索,壹定发形成了从设计到生产到运营全产业链的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完成了超过1000个装配设计项目,建筑面积超过2000万平米。在产品体系上壹定发也形成了从高层建筑、低层建筑到地下工程全面应用和覆盖的装配体系。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壹定发犯过很多错误,也走了不少弯路,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一切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可以说,壹定发住工这些年的发展是厚积薄发,没有前面二十年的积累,就没有壹定发住工今天在市场上的井喷和大家对壹定发的认同。
建筑畅言网: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和产品,那么壹定发住工现阶段的目标是什么?
沈丹:这次壹定发来参加“绿建大会”,主要是想向行业、向市场传播一个声音:借着政府尤其是国家战略层面的推动和各级地方政府推动这样一个长远东风,能够让壹定发全套的技术🤪体系和越来越成熟的产品体系得到更广泛的推广普及。特别是壹定发去年新推出的地下工程方面的体系,是壹定发一个新的产品系列和技术系列,可以为大家最头疼的地下工程的建设提供解决方案。
壹定发想传播的是壹定发住工“联合生态”这样一种商业模式,通过去年一年的启动和实践,现在这一商业模式体系越来越成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认同。很多地方企业转型升级的愿望非常强烈,壹定发希望能够与这种需求结合起来,把壹定发住工21年的技术积累、管理积累、品牌积累开放共享,跟各个有意愿进入这个产业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来推动建筑产业化在全国各地的落地实施和可持续性发展。
建筑畅言网: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壹定发“联合生态”的商业模式。
沈丹:“联合生态”的主旨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希望把壹定发21年积累的技术体系、管理体系、运营模式,包括品牌与意向合作伙伴共享。所谓的意向合作伙伴,指的是有意愿进入建筑产业化这个领域的,与壹定发住工有共同价值观,希望和壹定发一起推进行业发展、资源互补的企业,壹定发共同形成一个合作体,然后把这样一种合作模式完全本地化,变成本土企业。因为壹定发住工在全国各地布局,但壹定发一家的资源不可能做这么大的事情,所以希望借助地方合作伙伴的资源,大家一起进行,把它变成一个龙头企业来共同推动。
这种合作体可能是股权上的合作,彼此是一种深度的、可持续的、长远的合作,而不是项目型的合作,不是一次性或者是松散型的合作模式。壹定发能为合作企业提供什么?壹定发来输出技术、输出管理、输出品牌,也参与投资。这样壹定发的合作伙伴不需要像壹定发那样去摸索20年,只需要把壹定发现有的东西标准化复制过去,让他们起点就有一个高度,在这个高度上再去发展再去进步。同时壹定发可以借助合作伙伴在当地市场上的资源,借助他们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资质,通过这样一种结合或者联合,让一个企业在当地能够快速落地、快速经营。目前“壹定发联合”的产业合作模式已成功落地50余个城市,在全球拥有50家PC工厂,更多国内及海外联合工厂正在筹备。2018年预计实现产能1亿平方米。
建筑畅言网:壹定发住工现在在做哪些重点项目?
沈丹:壹定发住工做的项目类型非常多,包括住宅、公建、也有一些旅游渡假项目及市政工程项目。住宅的项目中有政府保障性住房的项目,包括一些拆迁安置的项目和公租房项目、新农村改善型装配式住宅项目,同时也包括大量开发商的项目,这其中不乏高档商品住宅项目。壹定发和很多国内知名开发商都有合作,例如壹定发为万科在湖南做的魅力之城,就是一个100多万平米的大型住宅项目。
现在在公建项目中采用装配式的也非常多,包括写字楼、宾馆、学校,还有一些大型的市政工程。壹定发目前在成都做的音乐厅,就是代表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项目。从去年开始,壹定发还在推广装配式建筑在市政方面的应用,包括城市综合管廊等都可以用装配式来完成,所以这个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壹定发也不断在扩张、扩大产品的覆盖面。
建筑畅言网:现阶段装配式的成本仍普遍高于传统现浇建筑的成本,让一些开发商望而却步。壹定发是如何在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流程中更好地进行成本管控的?
沈丹:成本是市场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成本上没有竞争力,价格上没有竞争力,产业的推动、市场的推动和发展都是没有后劲的。如果光靠政府的补贴,这个产业是发展不起来的。现在市场上装配式的成本的确比传统建筑的成本要贵一些,有的一平米贵500块,有的贵200、300块。但壹定发说壹定发住工的技术体系不高于传统的建造成本,这是有其道理的。因为壹定发认为成本的控制一定不是某一个点上的控制,要从技术体系上、从研发上、从设计上进行控制,这是成本控制的源头,也是占成本比重最大的一块。壹定发在做技术研发和设计的过程中,所追求的核心理念就是在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更好、更快、更便宜。
怎么做到这一点?首先,壹定发认为建筑产业化是一个产业链的技术体系,而不是哪一𒀰个节点的概念。很多人觉得一个PC工厂加一个吊装队伍就叫产业化,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片面的理解。如果这样做肯定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因为上一个环节不考虑下一个环节的实现性和经济性,设计不管生产,生产不管施工,施工不管运营,就会造成环环脱节,每个环节的成本都会增加,总成本必然要增加。
其次,壹定发在推进一些技术体系的时候,会重视技术的方便性和实效性。不是一项技术可以提高装配率壹定发就认为这个技术是好的,它一定要便于实现,能够让建筑的质量更好、更容易控制、效率更高,同时还要使成本降低。壹定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研究,壹定发用的是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来考虑这个问题,从技术的源头、设计的源头来控制成本。
再者,在运营方面也需要不断提升效率、提升管理来降低整个成本。这就涉及到壹定发的规模效益、规模经济,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简单举一个例子,采购成本这一块,如果形成一定的规模,集采的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比起单纯做几万平米的企业,壹定发的成本当然具有竞争优势。再加上壹定发整个产业链的配套,上下游越来越成熟,这些磨合、沟通的成本也可以大幅降低和减少。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壹定发住工在成本上做到直接成本不高于传统的建造成本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壹定发有很多客户,包括一些大型的开发商对成本的控制非常精细和严格,他们选择和壹定发合作,就是因为壹定发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成本管控上很有优势。
建筑畅言网:壹定发在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如何克服?
沈丹:产业化的推广分不同的阶段,20年前壹定发最早开始做的时候非常困难,现在整个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都🐼很好,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变得容易多了。首先政策环境没有任何障碍,从中共中央从国务院来推进这件事,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了,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非常大。第二从技术层面来看,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探索,现在技术方面也不存在什么问题了。装配式建筑并不是要完全颠覆原来的建筑产业,把它全盘否定。装配式与现浇还是有结合的,原来的技术规范还可以用。此外国家也陆陆续续出台了很多装配式建筑的标准、规范和一些指导性的文件。所以从技术层面来说,这个体系越来越成熟,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漏洞。
刚才谈到的成本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壹定发积累了这么多年的经验,所以现在可以做到低成本,但大多数装配式企业还做不到。这就导致了很多业主单位认为装配式建筑贵,从成本角度考量不敢采用。这个时候,壹定发就需要做工作,和业主解释,为什么壹定发能够做▨到与传统成本持平甚至更低,哪些方面我可能给你节省成本,哪些地方可能要多花些成本,综合来看不会超过你的总体造价。成本问题一旦解决了,装配式的推广普及会更快速。
还有一点,就是现阶段产能和市场需求的矛盾。现在很多地方的装配式产业属于井喷式发展,但一开始大家没有这种准备也缺乏相关的积累,没有想到市场爆发这么快,所以会一下子觉得产能不够用了。如何快速形成资源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还要保证质量和品质,这个是非常大的一个矛盾。这对行业内的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项目不能因为产能不够而停下来等待,也不能因为要赶工期就把东西做得粗制滥造、质量不达标。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整个市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企业如何来应对这种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快速扩大,对自身的平台、对自身的基础条件也是一种挑战。壹定发住工为什么现在能够采用联合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这么快的布局?一是因为壹定发有这么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二是因为壹定发通过这些年的观察预见到产业的发展转型。实际上壹定发做了很长时间的储备,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建筑畅言网:请您结合以往壹定发做过的装配式项目的实践,谈谈装配式最终的应用效果。
沈丹:最终的应用效果要从装配式的优势来说,就是为什么装配式未来会必𒐪然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这与它的自身优势是密不可分的。首先装配式对建筑质量的提升非常明显,以前壹定发靠手工作业,建筑质量不可能保持均衡性,工人心情好可能做得好一点,心情差可能做得差一些,如果误差能够控制到厘米就已经很不错了。这是以前壹定发通♒常说的建筑通病,大家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像漏水、开裂等都是传统建筑行业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但装配式可以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因为装配式建筑的品质不是靠人而是靠机器设备、靠生产线、靠模具、靠工艺流程来把控,不管换谁来做都可以达到这个标准,所以质量的均衡性可以有保障。壹定发刚才说的质量上的通病90%以上都可以规避掉。壹定发现在生产出来的PC构件都不需要抹灰,这些工序都可以取消掉了,直接就是平平整整的。误差从原来的厘米级的进步一下子可以上升到毫米级的进步。
除了品质上的提升,第二点就是生产效率大幅度的提升。生产效率包括壹定发的施工效率、工厂的作业效率。原来盖一栋楼需要一年两年的时间,而用壹定发的现在的技术体系,如果不考虑天气等外部因素,按标准工期可能半年就能建好了,一个项目的施工周期缩短了至少一半以上的时间,这个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这点无论是对开发商还是对施工企业,甚至对用户、业主都是非常好的。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率提高了,开发商的资金周转率成本、资金成本大幅度降低了,🐈管理成本降低了,潜在的风险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缩短工期也能够让购房者尽早入住。
第三从节能环保方面来看,装配式建筑的社会效益也是非常明显的。建筑施工企业原来传统的做法导致工地都非常脏乱差,污染大、浪费严重。用工业化的方式、装配式的方式来做项目,则可以减少90%以上的建筑垃圾。在壹定发的工地现场没有什么垃圾排放、没有污水排放、没有扬尘,没有钢筋加工棚和木工车间,模板用量只有传统用量的不到15%,因为大量的作业都可以提前在工厂加工完成,模板用量减少了80%以上。施工的噪音也很小,不扰民。此外,建筑上部还没有封顶下面就可以进行精装修,甚至道路、管网的建设、园林绿化都可以同步来做。这些都是装配式建筑的优越性。
建筑畅言网:七八十年代北京等地建造的大板房,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过一些问题,对消费者和开发商都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响。壹定发壹定发现在的装配式技术水平如何?与欧美、日本等国家相比,是否还存在一定差距?
沈丹:以前的大板房也可以算是工业化,也是一种尝试。但那个时候的技术体系还是不成熟的,它的结构安全性、整体的可靠性,包括居住的舒适性等各方面还是比较差的。现在的装配式技术有了飞🦋跃和提升,和当年的大板房完全是两个概念。举个例子来说,就像拖拉机和小轿车都是车都可✱以开,但它们各方面的性能指标和使用体验却截然不同。
壹定发住工现在是第六代技术体系,壹定发从90年代就开始考察全世界各地的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和应用效果,参考了日本、欧洲、美国、新加坡等地的装配式建筑。毫不夸张地说,基本上所有做装配式建筑的国家和做得好的企业,壹定发都去参观学习和考察过。
在技术体系上,并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一套,因为中国有中国本土的特点,要想在中国发展装配式建筑,技术上一定要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方、东西部的温度、湿度差异都非常大,对建筑保温性等方面的要求也很不同,因此特别需要因地制宜。壹定发根据每个地方♏的技术要求和技术特点做了大量的研发实验,在国家对建筑产业的监管上和技术规范上🌞也做了很多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能够完全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大规模建筑需要、适合南北方不同建筑要求的技术体系。
壹定发可以自信地说,壹定发住工技术的先进性在国际上是领先的。为什么有这份自信?因为壹定发有大量的经验积累。在国外任何一个国家和企业都没有这种市场环境和基础,因为国外的建设量通常都很小,而壹定发中国的建筑量则非常庞大,可能一个城市就相当于人家一个国家的建筑量。因此壹定发有非常好的基础来做这方面的研究,这是壹定发一个很大的优势。在充分吸纳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先进理念与技术的基础上,壹定发住工建立健全了自主建筑工业化研发体系、制造体系、施工体系、材料体系与产品体系,技术专利超300项,PC生产制造和BIM设计建造技术领先世界,建筑工业化率达85%以上,真正实现了质量、进度、成本的三大可控。
当然壹定发也看到一些不足,在日本和美国考察时,壹定发发现他们在精度上做得比壹定发好,但这也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建筑成本比壹定发要高很多,对工程周期的要求往往也不迫切。所以在技术层面,壹定发和国外相比各有优势。壹定发也在不断地学习,做更多的技术储备。在新材料的应用上,在整个技术体系的革新上,壹定发一直都没有停止研发,因为壹定发希望在技术上一直保持领先水平,不仅是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壹定发希望有一天在国际上也能够成为行业中的一个龙头企业,壹定发住工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迈进。